二維碼及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電子產品柔性生產線上的應用
生產工程師最主要的目標是:產品的質量。畢竟,SIMATIC系列部件在全世界范圍內被用于工廠內的生產流程控制,設備故障將導致停產及相當可觀的損失。同時,安貝格基地必須以最大的效率運行以在世界范圍內保持競爭力。這在目前SIMATIC為滿足不同應用而衍生出大量不同的系列產品的情況下變得更為困難。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在生產產品數量及品種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也能以一種合理的生產流程安排以達到經濟生產的目的。解決方案在于生產流程能完全適應產品的變化。“我們沒有把產品認為是大批量產出品,而是把每個產品當作獨立的個體”。
柔性化生產線中,每一臺機器及每個工位都能處理大量不同的產品。前道工序中的電路板組裝設備能柔性化的針對不同類型產品設定不同步驟。在包裝工位,每個單獨的產品所包含的附件,比如電纜,說明書,光盤等被顯示于監視器中并且當它們被移出存儲箱中也會被檢測。
二維碼是實現柔性生產的一個關鍵技術
為了控制如此復雜的系統,在每個生產步驟識別每個產品是必須的。出于效率原因,識別必須自動地執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電子生產車間首先依賴于光學讀碼系統。每個部件,包括半成品和成品都被賦予一個獨特的不重復的編碼。通過網絡服務器,功能強大的數據庫能實時地給每個單獨的工作站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除了實際的生產信息,例如產品的部件列表等,該數據還包括擴展的測試規格及質量數據參考值。編碼數據被噴墨打印機打印在不干膠標簽貼在物品表面或通過激光打標設備直接刻印在物品表面。“在收貨部門,每個從供應商處提供的部件都被分配了一個工廠內部獨特的編碼” 。相比采用兼容世界各地不同供應商的不同編碼標準,采用內部編碼方式更易簡便同時更方便地達成目標。
相比于慣用的一維條碼方案,該規則采用了二維碼(Data Matrix)方式。相比一維條碼,二維碼有更高的數據密度,更強的容錯能力及更小的打印面積。舉例而言,對最小的模塊如連接件及電路板都可實現打碼。另一個優勢是:由于二維碼比同數據量的一維碼的面積明顯小,通過激光打碼實現的速度可以更快。因此,每個產品的的打標時間可以降低到2.5秒,這對提高電子產品生產效率意義顯著。

提交
釋放數字化潛力,西門子以科技創新和開放生態助推可持續發展走深入實
西門子啟動中壓配電年度創新巡展 攜手客戶共同賦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西門子助力水務行業加速應用人工智能
西門子攜數字化和低碳化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亮相中國制冷展
西門子Xcelerator迎來首家第三方商店,開放平臺驅動數字化轉型加速落地